吉林省援鄂,白山松水间的深情大爱
2020年初,新冠疫情突袭武汉,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,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,组织精锐医疗力量千里驰援湖北,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,不仅展现了吉林医疗队伍的专业素养,更彰显了吉林人民与湖北人民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。
闻令而动:吉林医疗队的快速响应
1月26日大年初二,吉林省卫健委接到国家卫健委指令后,仅用12小时就完成了首批137名医护人员的集结,这支队伍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、第二医院、中日联谊医院等省内顶级医疗机构,涵盖呼吸科、重症医学科、感染科等关键专业。
"接到通知时我正在准备年夜饭,但疫情就是命令,我立刻放下锅铲开始收拾行李。"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、吉大二院呼吸科护士长王晶回忆道,这种"舍小家为大家"的精神在吉林医疗队中蔚然成风,许多队员主动请缨,有的甚至退掉返乡车票加入驰援队伍。
前线奋战:在武汉创造"吉林速度"
吉林医疗队主要进驻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,这是收治重症患者的核心战场,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,队员们迅速适应,创造了多项救治纪录:
- 48小时内完成重症病区改造
- 72小时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
- 累计救治患者372人,治愈出院291人
"最忙的时候,我们一个护士要照顾8-10个危重患者,防护服里全是汗水,但没人喊累。"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、吉大一院副院长吕国悦介绍,在武汉的52天里,吉林医疗队实现了"医护人员零感染、诊疗过程零差错"的双零目标。
硬核支援:医疗物资与生活保障双管齐下
除了人力支援,吉林省还向湖北输送了大量紧缺物资:
- 医用防护服2.1万套
- N95口罩5.6万个
- 人参制品等吉林特产30吨
- 优质大米500吨
长春市某医疗器械企业除夕夜紧急复工,三天内生产出首批2000套防护服直发武汉。"我们虽然不能上前线,但能为前线战士造'盔甲'。"企业负责人李建国说。
长白情深:两地人民的血脉相连
在支援湖北过程中,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,吉林市退休教师张淑珍捐款10万元,她说:"湖北的孩子们需要帮助";长春大学生发起"一封家书"活动,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属提供心理疏导。
这种情谊在疫情后持续深化,2021年武汉樱花季,吉林省特别组织200名援鄂医护人员重返武汉;同年夏季,湖北省回赠500张旅游卡邀请吉林抗疫英雄游三峡,两省还建立了医疗合作长效机制,吉林派出专家团队常驻湖北地市医院帮扶。
精神传承:新时代的吉林担当
吉林省援鄂行动创造了多个"第一":第一批到达的北方医疗队、第一支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的队伍、第一个提出"中西医结合"诊疗方案的团队,这种担当精神已融入新时代吉林发展:
- 建立东北地区首个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
- 组建2000人的省级应急医疗队
- 将抗疫精神转化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动力
"吉林虽然地处边疆,但我们的心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。"吉林省卫健委主任邢程表示,从支援湖北到常态化疫情防控,从医疗援助到全面合作,白山松水间的大爱精神正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。
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驰援,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,更是激励吉林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财富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吉林人民必将传承这份担当,续写更多动人故事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