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新增新冠病例最新动态,防控措施与公众应对指南
吉林省最新疫情数据通报
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吉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例,其中长春市18例,吉林市9例,延边朝鲜族自治州5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6例,分布在全省多个县市区,值得关注的是,本轮疫情呈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社区传播特点,部分病例感染源头仍在流调中。
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看,当前吉林省流行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.2分支,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毒株高度同源,该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、潜伏期短的特点,但致病力相对较弱,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,吉林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,虽然病毒毒性减弱,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仍需高度警惕。
吉林省疫情防控最新政策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出台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,长春市、吉林市等疫情较重地区已划定高风险区15个,中风险区28个,实行"足不出户"或"人不出区"的管控措施,全省范围内加强了公共场所的扫码、测温、查验核酸证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。
在核酸检测方面,吉林省优化了"采、送、检、报"流程,重点区域实行每日一检,其他区域实行三天两检,全省设立了1200多个便民核酸采样点,方便市民就近检测,对于隔离管控人员,实行上门采样服务,确保应检尽检、不漏一人。
医疗救治方面,吉林省启用了3家定点医院和5家方舱医院,现有床位储备充足,按照"四集中"原则,所有确诊病例均得到及时救治,重症病例由省级专家组进行会诊治疗,值得一提的是,吉林省还加强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,为隔离人员和重点人群提供中药预防汤剂。
公众防护与生活指南
面对当前疫情,吉林省疾控中心向公众发出健康提示: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,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,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出入商场超市等密闭场所时,务必规范佩戴口罩,建议公众减少不必要的跨区域流动,降低感染风险。
对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,应单独居住一室,使用独立卫生间,每天测量体温并报告健康状况,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减少接触,共用餐具需消毒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立即向社区报告,由专人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。
在物资保障方面,吉林省商务厅表示,全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,价格平稳,各大商超和电商平台增加了配送力量,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需求,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价格巡查,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,市民可按需购买,不必盲目囤货。
疫苗接种与科学防疫建议
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最有效手段,吉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,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为89.3%,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6.5%,专家呼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,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。
针对公众关心的"是否会出现新变异株"问题,吉林省疾控专家表示,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,现有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,公众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,不信谣、不传谣,要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,科学理性看待疫情。
随着冬季来临,吉林省疫情防控面临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,专家建议公众在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,也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,实现双重保护,特别是医务人员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,更应及时接种。
吉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,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,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相信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,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