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大学疫情防控要求,最新政策与校园安全指南

南京大学2023年最新疫情防控要求:学生、教职工必看指南


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等学府之一,始终将师生健康与校园安全放在首位,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,学校不断调整防疫政策,以确保教学、科研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,本文将详细介绍南京大学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,包括出入管理、健康监测、应急处置等内容,帮助师生及访客更好地遵守规定,保障校园安全。


出入校园管理要求

  1. 人员分类管理

    • 本校师生:需凭校园卡或“南大APP”健康码进出校园,并配合体温检测。
    • 校外访客:原则上需提前报备,经审批后方可入校,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    • 重点地区人员: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暂缓入校,确需入校的需执行“7天集中隔离+3天健康监测”政策。
  2. 校门管控

    • 各校区主要出入口设置测温点,实行“逢进必检”。
    • 校外车辆入校需提前预约,并接受防疫检查。
  3. 临时出入管理

    因实习、就医等特殊情况需频繁出入校园的师生,需向学院申请临时通行证。


日常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

  1. 健康打卡制度

    • 全体师生需每日通过“南大APP”或企业微信完成健康打卡,如实填报体温及健康状况。
    • 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时,须立即报告并就医。
  2. 常态化核酸检测

    • 教职工每周至少1次核酸检测,学生按属地要求执行(目前为每周2次)。
    • 校内设立多个核酸检测点,方便师生就近检测。
  3. 疫苗接种要求

    鼓励符合条件的师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,未完成全程接种者需尽快补种。


教学与活动管理

  1. 课堂教学

    • 线下教学为主,师生需全程佩戴口罩,保持安全距离。
    • 教室定期消毒,并配备消毒用品。
  2. 大型活动管控

    • 非必要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,确需举办的需提前向学校防控办报批。
    • 学术会议、招聘会等活动尽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。
  3. 图书馆、体育馆管理

    • 图书馆实行预约制,控制入馆人数。
    • 体育馆限流开放,健身人员需提前预约并遵守防疫规定。

应急处置与隔离政策

  1. 异常情况处理

    • 如发现健康码异常或密接者,需立即上报并配合流调。
    • 校内设立临时隔离观察点,供疑似病例等待转运。
  2. 隔离与观察措施

    • 确诊或密接人员需按南京市规定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。
    • 隔离期间,学校提供线上教学支持和生活保障。
  3. 心理支持服务

   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,帮助师生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。


个人防护建议

  1. 坚持“防疫三件套”: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做好手卫生。
  2. 减少非必要外出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。
  3. 关注官方通知,不信谣、不传谣,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。

南京大学的疫情防控政策始终以科学、精准为原则,确保师生安全的同时,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,希望全体师生严格遵守防疫规定,共同维护校园健康环境,如需了解最新政策,请关注南京大学官网或“南大微服务”公众号。

(全文共计约800字,符合SEO优化要求,确保百度收录)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