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,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谊

东西协作共谱发展新篇章**

自201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以来,江苏省积极响应号召,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(简称“海南州”)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,十余年来,江苏省在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产业等方面给予海南州全方位支持,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谱写了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。

对口支援的背景与意义

青海省海南州地处青藏高原,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,自然条件艰苦,经济发展相对滞后,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国家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政策,由经济发达省份帮扶欠发达地区,江苏省作为东部经济强省,在产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对口支援海南州,既能帮助当地改善民生,又能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。

江苏省对口支援的主要举措

  1. 资金支持,助力基础设施建设
    江苏省每年向海南州提供大量财政援助,用于交通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,援建海南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、兴海县农牧业示范区等项目,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。

  2. 产业合作,增强“造血”能力
    江苏省鼓励企业赴海南州投资兴业,推动“输血”式援助向“造血”式发展转变,江苏企业参与海南州新能源开发,帮助当地打造“光伏+牧业”模式,既促进清洁能源发展,又带动牧民增收。

  3. 教育医疗帮扶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
    江苏省选派优秀教师和医生赴海南州支教支医,并接受海南州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江苏培训,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海南州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,让高原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

  4. 人才交流,促进观念更新
    江苏省与海南州互派干部挂职,推动管理经验和技术交流,江苏援青干部在海南州推广现代农业技术、电商扶贫等新模式,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。

对口支援的显著成效

  1. 经济发展提速
    在江苏省的帮扶下,海南州GDP年均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,特色产业如牦牛养殖、藏毯加工、光伏发电等蓬勃发展。

  2. 民生显著改善
    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,农村饮水安全、住房条件、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,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  3.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
    江苏援青工作不仅带来物质支持,更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,增进了汉藏民族团结,为海南州长治久安奠定基础。

未来展望:深化合作,共谋发展

江苏省与海南州的对口支援将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拓展:

  • 加强数字经济合作,推动海南州智慧城市建设;
  • 深化文旅融合,打造高原特色旅游品牌;
  • 扩大生态保护协作,共同守护“中华水塔”三江源。

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,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,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两地将继续携手,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,让千里情谊在雪域高原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(全文约850字)

——本文为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——

发表评论